2025年7月17日,由重庆大学牵头承担的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听视觉融合的城市噪声综合降噪技术及光污染控制技术”(课题编号2023YFC3805303,以下简称课题)中期检查会议,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顺利召开。课题专家组成员包括南京师范大学陈旻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曾向阳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赵建平教授级高工、华南理工大学边宇教授。课题负责人重庆大学谢辉教授、各子课题负责人及研究骨干共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谢辉主持。
中期检查会议合照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谢辉系统汇报了课题中期的整体进展情况。他表示,课题总体执行进度符合预期,多项关键指标已提前完成,部分成果超额达标,项目经费使用合理。五个子课题(声环境烦恼度可视化、噪声智能防控、光污染立体监测、光污染物联智控及听视觉融合)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为课题后续推进和最终结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深圳分院、重庆大学、同济大学的5位子课题代表,包括贾敦新正高级工程师、张志飞教授、邵戎镝教授级高工、梁铮教授级高工和房子瑞博士生,分别就各子课题的阶段性进展、核心成果、经费执行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了详实汇报。
课题及子课题负责人汇报中期进展
评审专家在听取汇报后,对课题的中期研究进展和技术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专家组认为,课题研究任务推进有序,管理机制规范高效,关键指标完成情况良好,技术路线契合任务书要求。各子课题聚焦明确,已围绕核心问题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创新产品研发及工程示范论证,初步构建了面向城市应用的“听视觉融合”一体化防控与监测评价体系。
针对下一阶段的研究深化,专家组亦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建议。陈旻指出,声环境烦恼度建模需更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和场景特征;曾向阳建议,主动降噪系统应综合评估室内空间的混响特性;赵建平强调,光污染的评价与分级应更紧密对接国际标准与行业规范;边宇建议进一步明确噪声与光污染防控的协同技术路径。
课题专家组质询
最终,专家组一致认为,课题在关键理论、技术体系及应用场景构建方面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具备良好的科研基础和广阔的实践前景。建议后续研究中继续强化理论创新,深化技术验证,推动成果转化落地,确保科研成果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为构建宜居城市与环境综合治理体系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