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
1.人才培养
2024年指导博士生毕业1名,硕士生毕业5名。
博士生葛煜喆《康复花园视听交互序列对焦虑症人群的健康效益研究》
硕士生杨平《跨文化视角下城市开放空间声景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硕士生金可《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声景特征及其对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
硕士生韩月《风电噪声的传播预测及情感感知研究》
硕士生李屿珊《自然声景干预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硕士生朱颖《传统村落声景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研究——以哈尼族传统村落为例》
2024年新增博士生2名,硕士生5名。
博士生Elsa Wongso在G20青年对话 “教育科技创新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做专题发言。
2.课程
2024年完成本科生课程1门、研究生课程4门,共计选课学生125人,学时144。本科生课程《城市声景观》已连续开课至第8年。研究生课程包括《声景公共设计课》、《建筑学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和《建筑技术科学前沿(双语)》。其中《声景公共设计课》已连续开课至第5年,今年的设计主题是“基于视听交互的城市声景设计”。
《城市声景观》课程声漫步调研
3.教改项目
(1)重庆市研究生教改重点项目《建筑类专业来华留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 结题
项目负责人:谢辉
国内首个面向建筑类留学生系统开展思政教育的教改项目。项目完善了9门全英文建筑类专业课的思政教案,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团队发表教改论文2篇,先后14人获得市级、校级荣誉称号。谢辉获“重庆市来华留学生工作先进个人”,被聘为“重庆市来华留学生工作专家”。
(2)重庆大学研究生全球学术课程项目《建筑类专业研究方法》 结题
项目负责人:谢辉
邀请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康健、剑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Flora Samuel、爱丁堡大学教授/社会科学院院士Jamie Pearce、芬兰阿尔托大学教授Matti Kuittinen、根特大学教授Timothy Van Renterghem、曼彻斯特大学教授Stephen Walker六位来自英国、芬兰、比利时的专家,为30名中外硕士生、博士生授课。课程成果通过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展示与分享,单次平均观看人数约3000人,总观看量达2.1万人。
(3)重庆大学“全球前沿学科系列讲座”(G-Seminar) 《国际前沿智慧城市多模态感知关键技术》新立项
项目负责人:谢辉
面向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和国际新兴交叉学科,汇集各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创新成果,探索建筑与设计在智能技术、心理学、医学及多感官交互等方面的应用。邀请多位全球顶尖学者,借鉴世界一流资源解决中国问题,推动建筑与设计领域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4)重庆大学研究生全球学术课程项目滚动资助 《建筑类专业研究方法》 新立项
项目负责人:谢辉
前期项目在国际化教学与学术交流方面的表现优秀,入选了滚动支持计划。通过滚动资助,将吸引更多国际顶尖学者的参与,为建筑类专业研究生培养打造更高水平的国际化平台。
(5)本科生国创项目《TOD过渡空间声环境概况与消费意愿相关性研究》 结题
指导老师:谢辉
项目成员:赵雨涵、岳翾、杜瑞宁、黄健健
着眼于TOD模式下城市综合体过渡空间的声环境研究,结合实际案例归纳不同空间类型的声环境特征,探索过渡空间更为高效的运作方式,以实现TOD项目高效开发。目前研究成果已撰写论文并录用。
4.教改论文
谢辉,路慧萍,张志清,邓钊力.建筑类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与实践.高等建筑教育.2024.(已录用)
5.学生获奖
指导12名学生获中国声学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二、科研
1.科研项目
(1)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听视觉融合的城市噪声综合降噪技术及光污染控制技术(2023YFC3805303,2023-2026)
项目负责人:谢辉
已顺利完成2024年度工作计划,总结了8项阶段性成果进展,发表学术论文7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培养研究生4名以及技术骨干2名。
基于空间类型-环境要素的城市声环境烦恼度可视化关键技术
示范工程技术路线图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睡眠结构的动态声景治疗失眠症机理研究(52378089,2024-2027)
项目负责人:谢辉
本项目以失眠症治疗为研究视角,突破传统诊疗模式,探究声景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机制,为失眠症的治疗新途径。本年度通过大量的前期调研,优化了研究实施方案;完成了睡眠监测室的改造,搭建了实验平台;开展了助眠声景的网络数据爬取与声景素材制作,实施了助眠声景数据库的筛选实验,以及声景对失眠症人群睡眠结构的影响研究。
声景对失眠症人群睡眠结构的影响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声景辅助治疗抑郁症的机理研究(52078077,2021-2024)结题
项目负责人:谢辉
本项目根据不同病程患者的需求筛选声景素材,挖掘声景指标与症状康复的定量关系,制定声环境设计导则以满足治疗需求。已发表高水平论文16篇,其中SCI6篇、中文核心4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举办声景专题展览2次。本年度主要工作进展:揭示康复花园景观序列特征对健康效益的影响机理;基于循证设计提出康复花园声景优化设计导则,为康复空间景观序列恢复性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实践指导。
康复花园景观序列特征对健康效益的影响
康复空间的景观序列设计策略
(4)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城市韧性”科技合作与技术培训项目(2024.12-2025.01)
项目负责人:谢辉
该项目是首次国内科研机构受邀,直接参与支持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统令(PQ161号)的执行。经费得到我国科技部和乌兹别克斯坦内阁的共同资助。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35名青年科学家通过政策解读、技术分享、专家讲座、企业参访、人文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了解中国在城市韧性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双方以中乌城市科学联合实验室为依托,共建与推广适合“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等先进技术与经验。项目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新网等多家央媒广泛报道。
(5)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横向课题:基于居民健康评价的宁静住区声环境营造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2024-2025)
项目负责人:谢辉
项目研究噪声源-空间类型-环境要素对居民烦恼度的贡献,分析声环境对居民的健康影响,为提出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的声环境营造技术提供理论支撑,以住户的健康需求为目标导向,提炼宁静住区声环境营造策略。
2.代表性论文
(1)Xie H, Yang P,
Liu C, et al. The equivalence between the Mandarin Chinese and English versions
of soundscape attributes: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Applied Acoustics, 2024,
224: 110104.
(2)Yajing Li, Xie
H, Fanyi Zhu, et al. Restorative Benefits of Soundscapes for Individuals with
Psychological Disorders//INTER-NOISE and NOISE-CON Congress and Conference
Proceedings.2024.
(3)李屿珊,谢辉,刘晓娟等.自然声干预对妊娠晚期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护理学杂志,2024,39(13):10-13.
(4)王兰,孙文尧,陶佳,谢辉.城市规划健康影响评估理论框架构建.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4,39(03):43-48.
(5)谢辉,朱颖,罗俊等.基于四素同构的哈尼族传统村落声景特征及保护策略——以阿者科为例.中国园林,2024,40(04):116-122.
(6)韩月,谢辉,刘俊超.甲基硅酸钠改性发泡石膏性能的试验研究.建筑科学,2024,40(02):229-236.
3.发明专利
(1)贾敦新,谢辉,张圣海.声环境烦恼度的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411065528.7
(2)谢辉,田雨,谢冰珂.生理心理数据与声景关联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CN202411915624.6
(3)谢辉,葛煜喆,田雨.一种基于人体心理健康效益的景观序列设计方法, CN202411926576.0
4.标准发布
(1)《中小学校声环境设计》T/SASC
02001.1-2024,主编单位 重庆大学,主编人 谢辉
(2)《博览建筑声环境设计标准》T/CECS
1785-2024,主编单位 重庆大学,主编人 谢辉
(3)《精神障碍康复空间声环境设计导则》T/ASCQ 004—2024,主编单位 重庆大学,主编人 谢辉
此外,新立项重庆市地方标准1项《山地城市好社区与好小区评价标准》
5.《哈尼古歌》出版物
入选2024年度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中宣部提出、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
第八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重庆市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重庆大学)资助项目
《哈尼古歌》由团队罗俊副教授、谢辉教授共同编著。团队深入云南红河州,走访30余个哈尼族村镇,从传统音乐与声景角度出发,深度挖掘民族古歌特色。从传统音乐与声景的角度出发,通过5.1环绕声实景实地录制70首哈尼古歌,系统地呈现了哈尼族非遗丰富多彩的整体样貌。这是国内第一次以声景视角研究哈尼文化,以哈尼族的传统歌曲为基础,真实记录了哈尼古歌中独特的唱腔、旋律、音色及其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直观表达其在不同活动、不同场景下的功能价值。
6.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名称:高原山地人居空间适应性理论与关键技术应用
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创建了面向高原山地适应性历史遗产保护理论及声景互融技术,揭示了高原山地传统村落文化基因传承规律,建立了四素同构的哈尼族传统村落声景保护框架。项目研究支撑了云南省山地高原人居环境保护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相关经验得到中共云南省委、各地方政府充分肯定,产生了突出的科技价值、社会贡献和经济效益。
7.全国首届建筑声学学科
战略发展研讨会
会议召集人:谢辉
会议旨在推进“宁静中国”专项科技行动计划,推动建筑声学学科发展,促进多领域交流学习。来自中科院声学所、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26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30余位专家齐聚一堂,为学科发展建言献策。康健院士特邀出席本次会议并参与研讨。
8.《声学学报》首次声景专题
为探讨多源数据驱动下声景科学的创新理论、先进技术及其前沿应用,汇聚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科院声学所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声学学报》推出“多源数据驱动下的声景及应用”专题,谢辉、孟琪为专题特邀主编。截稿时间为2025年7月31日。
三、国际合作
2024年8月,谢辉访问文莱大学、文莱理工大学,开展学术交流。
2024年8月,谢辉拜访了乌兹别克斯坦高等教育、科学与创新部副部长布祖尔霍诺夫、住建部建筑研究院院长索迪科夫,与乌兹别克斯坦住建部、塔什干建筑大学共同成立了“中乌城市科学联合实验室”。实验室依托国家级低碳绿色建筑与人居环境营造国际合作基地,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质量城市建设为研究目标,落实国家住建领域“走出去”战略。乌兹别克斯坦住建部官网、塔什干建筑大学官网均有报道。
2024年10月,邀请2位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官员参加威海“世界城市日”新城新区国际合作论坛,全国政协副主席朱永新、联合国副秘书长罗斯巴赫等出席。
四、社会服务
1.服务地方
2024年4月,团中央第一书记阿东参观重庆大学声景研究中心,时任重庆市副市长张国智、沙坪坝区唐小平书记、重庆大学冯业栋副书记陪同。
2.新当选学术兼职
(1)中国声学学会建声分会副主任
(2)中国环境学会噪声分会副主任
(3)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3.资政服务
(1)2024年,团队在噪声污染防治领域为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在其助力下,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斐然,为持续推进相关防治工作筑牢了有力的科技根基,获得了生态环境部的认可与感谢。
(2)谢辉撰写的资政报告《绘长江声景地图听生物多样性之歌》得到重庆市政协采用,相关建议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被相关党委政府主管部门吸纳,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展示了担当有为的良好风采,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智慧力量。
4.科普
(1)2024年5月1日,央视科教频道(CCTV-10)推出5集纪录片《生命长江》,第1集重点报道了团队的声音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人类活动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实际上也已改变了长江流域原来多样化的声景。
(2)2024年5月22日,新华社专题报道谢辉教授团队近年持续关注声音与生态的关系,呼吁更多人关注长江生态,爱护长江声景。
(3)谢辉在光明日报社主管的《光明少年》杂志,发表科普文章《听,是长江的声音》。该文面向青少年读者,通过生动有趣的表达方式,激发他们对声景研究的兴趣。
(4)谢辉在全国科普日“万场报告话前沿——全国学会专场”,做《多感官交互的智慧声景展望》科普报告。
岁聿云暮 日月其除
携手并进 共赴未来
乙巳顺遂 吉祥安康